醫院新聞

您的位置: 首頁 > 醫院新聞 >醫院動態 >【欽二醫技術】脊柱側彎矯形手術后長高5cm!挺直腰桿不是夢!

【欽二醫技術】脊柱側彎矯形手術后長高5cm!挺直腰桿不是夢!

發布時間:2022-08-03本文來源: 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閱讀次數:
近日,我院骨外科三區(脊髓脊柱外科)成功為一名16歲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施行脊柱側凸高難度矯形手術,該手術的成功施行標志著我院脊髓脊柱外科手術水平邁上了新高度。
據了解,16歲的小陳(化名)在3歲時就已經出現了肩膀高低不平,家屬聽從老人的意見,沒有進一步的干預和治療。十多年多去了,小陳的脊柱側彎越來越明顯,而且出現平躺時疼痛不適、無法正常行走的情況。如今小陳已經初中畢業,身體的缺陷讓她一度不愿與他人交流,家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經過多方打聽,找到了我院骨外科三區(脊髓脊柱外科)尋求醫治。

小陳入院后,骨外科三區(脊髓脊柱外科)給予她完善相關檢查,bending位片、CT及全脊柱MRI等檢查排除了先天性骨結構異常、脊髓神經等疾病所致脊柱側彎,COBB角52°,明確診斷為: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專家團隊進行充分的討論后一致認為這是一例復雜的脊柱側彎病例,涉及多個脊柱節段,手術風險高,但在目前我院的脊髓脊柱外科技術力量,完全能夠自主完成該手術。在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后,仇繼任主任醫師、羅坤烈副主任醫師等專家為小陳進行手術,矯形節段從胸6到腰2進行了固定,手術過程十分順利。術后6天,小陳已經可以在胸腰椎支具固定下進行下床活動并逐步進行功能鍛煉。術后小陳的身高由157cm增高至162cm,出院時她臉上充滿了自信,洋溢著開心的笑容說:“現在的感覺真是太好了,謝謝醫生們!”。

 

骨外科三區(脊髓脊柱外科)主任仇繼任主任醫師介紹:脊柱矯形手術在脊柱外科領域屬于高風險手術,手術后截癱發生率很高。此次手術涉及節段較多,共9個椎(骨)體,手術的成功完成意味著我院脊髓脊柱外科在脊柱矯形方面技術日臻成熟。此項技術的開展不僅為北部灣地區的脊柱側彎病友提供了便利,而且醫療費用明顯較前往上級醫院更少,顯著減輕了患者的醫療負擔。

 

▲現場手術中

 

仇繼任還介紹:脊柱側彎又稱脊柱側凸,它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是危害青少年和兒童的常見疾病。正常人的脊柱從后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并且軀干兩側對稱。如果從正面看有雙肩不等高或后面看到有后背左右不平,就應懷疑脊柱側彎。輕度的脊柱側彎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外觀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軀體畸形。較重的脊柱側彎則會影響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使身體變形,嚴重者可以影響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癱瘓。如果發現孩子脊柱畸形應及時到醫院拍攝X線檢查。輕度的脊柱側彎可以觀察,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關鍵是要早發現、早治療。

 

 
 

科普小知識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指在青春前期或骨骼成熟前發生的一種脊柱畸形,影響青少年健康發育,發病率約為1%-3%,大多數AIS無須治療干預,其中女性多于男性,比例約為9:1。一些脊柱側有明確的病因,如先天性脊柱側、繼發于神經肌肉病變及某些綜合征的側等,但更多的是原因不明的脊柱側,我們稱為特發性脊柱側。

脊柱側如得不到及時發現與處理,部分患者側會逐漸加重,形成嚴重畸形。嚴重的脊柱側不僅會導致身體外觀異常、脊柱運動功能障礙或因骨盆傾斜而跛行,而且還可因胸廓畸形造成心、肺功能障礙。少數嚴重的脊柱側可壓迫脊髓而導致下肢癱瘓及大小便功能障礙。

家長怎么盡早發現脊柱側彎,有一些簡單實用的方法,若發現患兒雙肩不等高、雙側肩胛骨一高一低、脊柱偏離中線、腰部一側出現皺褶皮紋、站立位向前彎曲時背部不對稱(剃刀背畸形)等均需及時到脊柱外科就診,在?漆t師指導下進行治療。

 

骨外科三區(脊髓脊柱外科)簡介

 
 

 
 
 

骨外科三區(脊髓脊柱外科)專家簡介

 

 

廖振南

 

主任醫師

 

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腦卒中聯盟副主席,廣西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廣西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分會常務委員,廣西衛生系統高級職稱評審專家,廣西衛生系統三甲醫院、二甲醫院評審專家,欽州市醫學會副會長等。長期從事外科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擅長顱腦損傷、腦出血、腦腫瘤、腦血管病、癲癇、椎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疾病的診治,尤其對復雜顱腦疾病手術治療和急危重癥搶救有很高的造詣,是國家高級卒中中心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近年來先后榮獲“欽州市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全區衛生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開展的科研榮獲市級科研二等獎、三等獎多項,在研市(廳)級科研4項,在省級和國家級核心刊物發表論文30多篇。

黃粹業

 

主任醫師

 

大外科主任,管辦常務主任,骨外科主任,骨外科首席專家。臨床醫學研究生。中華醫學會廣西骨科學分會委員,廣西康復醫學會骨關節專業常委,欽州市醫學會理事、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欽州市第四、六批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曾到湖南醫科大學湘雅醫院、中山大學中山醫院進修學習,在嚴重骨關節多發損傷救治、肢體矯形手術、人工關節置換等重建修復和頸胸腰椎腿痛疾病診治有較深的造詣,長期從事骨科臨床與科研教學工作,擅長骨科微創和顯微手術。研究方向:骨關節外科、手外科,在嚴重骨關節多發損傷救治、肢體矯形手術、人工關節置換、肢體手足損傷重建修復和脊柱疾病診治有豐富經驗,擅長骨科微創和顯微外科手術。在國家和省級醫學期刊發表論文30多篇;主持多項科研,其中獲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陸茂德

 

主任醫師

 

骨外科首席專家。廣西醫學會骨科分會委員、廣西中西醫骨科分會常委、廣西中西醫骨科微創分會常委、欽州市醫學會理事、欽州市醫學會骨科分會主任委員、欽州市第七批科技拔尖人才。曾到北京、廣州、天津、西安、臺灣等地進修學習,不斷開展新業務、新技術,在廣西首先引進了股動脈內介入溶栓治療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開展等離子消融治療關節疾病,人工椎體成形術治療椎體骨折、腫瘤,經皮椎弓根釘術治療胸腰椎骨折,微創髖關節置換術;在廣西沿海地區較早開展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椎弓根釘棒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人工踇甲瓣移植拇指功能重建,四肢骨惡性腫瘤同種異體骨移植保肢手術、脛骨橫向骨搬移治療下肢缺血性疾。}管炎、糖尿病足)、彈性髓內釘治療小兒四肢骨折等新技術。

仇繼任

 

主任醫師

 

骨外科副主任,兼骨外科三區(脊柱脊髓外科)主任,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外科基地主任;廣西醫學會骨科分會第八屆常委、廣西醫學會骨質疏松與骨礦鹽疾病分會委員、廣西醫師協會脊柱分會委員、欽州醫學會骨科分會常委兼秘書長,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骨質疏松分會(OSCG)骨內科專委會委員,SICOT中國部數字骨科學會廣西分會委員,廣西醫學會骨質疏松與骨礦鹽疾病分會委員,廣西醫師協會脊柱外科分會委員、廣西AO學組委員。廣西醫師協會骨科分會委員、廣西醫師協會脊柱外科分會委員、廣西醫學會骨質疏松與骨礦鹽疾病分會委員、廣西AO創傷學組委員、欽州市醫學會骨科分會常委兼秘書長。多年來,曾到北京、上海、廣州、福建等地進修學習,長期從事脊柱疾病的臨床研究,在該領域國內雜志也發表多篇文章,對骨科疑難雜癥診治有一定經驗。擅長:主攻脊柱微創治療脊柱退變性疾病、脊柱畸形、脊柱創傷。脊柱微創:脊柱疾病的微創治療及常規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脊柱脊髓腫瘤、脊柱結核、腰椎滑脫癥、頸椎病、頸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管狹窄等疾病。2016年,率先在廣西北部灣沿海地區開展經皮微通道+顯微鏡和脊柱內鏡(椎間孔鏡)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脊椎脊髓腫瘤,截至2021年12月,已完成椎間孔鏡手術1000余例,成功率超95%;成功完成顯微鏡輔助下經皮微通道治療腰椎滑脫癥、腰椎管狹窄癥、椎管內腫瘤等手術300余例,取得良好社會效益。

 

羅坤烈

 

副主任醫師

 

骨外科三區(脊柱脊髓外科)副主任;畢業于桂林醫學院,廣西醫科大學在職研究生學歷。中國醫學救援協會運動傷害分會西部聯盟(學組)委員、廣西骨科加速康復聯盟委員、廣西抗癌協會骨與軟組織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創傷骨科、脊柱外科、關節外科臨床工作,曾先后到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進修學習,具有豐富臨床經驗。擅長:脊柱骨病、關節疾病、肢體嚴重創傷的診治。參與多項自治區級及市級科研課題,在國內雜志發表論文多篇。

 

葛藝

 

副主任醫師

 

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兼骨外科三區(脊柱脊髓外科)副主任;具有系統的醫學基礎理論和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熟練掌握骨科常見病、多發病及急危重癥、疑難病癥的診治技術,主攻脊柱骨病、小兒骨科。對脊柱骨病及小兒骨科治療及防治的臨床研究有較高的造詣。能獨立完成各種骨科疾患的手術。在國內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核發 | 吳天俊

審核 | 張瑩珺  韋瑞文

文 | 蘇晨民

圖 | 骨外三區

編輯 | 黃國春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

【欽二醫技術】脊柱側彎矯形手術后長高5cm!挺直腰桿不是夢!
黃色A片三級三級三級小说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日韩av无码精品色午夜 99精品视频69v精品视频 免费三級片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大片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99久久久 欧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色网站 久操精品